18229768922

行业新闻

一体化智能井盖解决方案供应商 为城市安全赋能

县域智慧城市建设,套用大城市行吗?

时间:2021-06-30 来源:原创 浏览量:3266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持续驱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作为衔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载体,许多县域城市都纷纷踏上了数字化建设的快车,以数字化促进现代化,争做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比如,2019年,甘肃敦煌通过构建“一中心四平台”的智慧旅游体系,游客增长近300%,直接拉动旅游收入提升3倍以上;2020年,河北灵寿建成的智慧公安系统,形成县域的视频联网共享平台,显著提升了城市治理治安水平;前不久,作为长三角区域开放发展前沿之地的张家港,也在一场县域城市智能体峰会上,积极分享自己在县域城市高质量发展上的成果、思路与实践。

不难看出,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已经从大城市下沉到县域层级,尤其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县域高质量发展正在阔步向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问题也不能被忽视:包括百强县在内的广大县域,仍然需要进一步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新突围;区域发展依旧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一些县域长期无缘百强;一些县域没有认清自身情况,盲目套用大城市模板,事倍功半……


图/新华社发

县域城市到底如何抓住数字化机遇实现城市智慧化、现代化?较落后县域如何寻求破局?城市数字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到底有没有一套可通用的模板?

城市数字化,县域不能落下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作为国家行政和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的兴衰关系全局。

从总体上看,县域实力不容小觑。赛迪顾问统计显示,我国县和县级市数量共计1700多个,约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量的两倍,承载着近9亿人口;截至2019年末,全国县域生产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41%。

从政策层面看,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打造能承接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县域功能。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十四五”规划把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放到一起,也是要求未来数字化转型要更好地实现城乡的结合发展。“应该说,‘十四五’开启了我们国家以城市智慧化为主向城乡结合,特别是深入发展数字农村、发展县域的智慧城市新阶段。”


图/新华社发

从经济角度看,县域作为衔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也是打通城市与乡村、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助力,在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一个不能忽略的现实是,从整体发展来看,我国县域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仍然较弱,产业集聚协同程度低、创新体系建设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县域城市如何破局?答案指向数字化转型。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表示,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正在经历从信息化到数字化转型的阶段,这个阶段为下一步从数字化到智慧化转型打下基础。

所谓“数字化转型”,本质上就是通过数据资源畅通流动、开放共享,倒逼传统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公共服务、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优化、透明高效。城市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目的就在于,向数据要增长,向数据要治理,向数据要动能,向数据要优势。

当前,我国数字化、智慧化城市建设的范围正在从早期的中心城市、地级城市为主,逐步向县域一级下沉。尤其在当前数字经济持续驱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正在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社会的基石。

据《数字孪生应用白皮书(2020)》统计数据,约50%的县级市、90%的地级以上的城市、100%的副省级城市正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有理由认为,数字化红利不仅可以惠及头部、一二线城市,广大的县域甚至乡村也一个都不会少。

正视短板,寻求破局

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探索县域政府的整体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型的道路,从来都不是畅通无阻的。

单志广认为,目前区县城市在数字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及短板。只有正视短板,才能寻求破局。具体来说:

其一,新基建基础薄弱。县域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进程中,传统基础设施逐渐提升完善,但新型基础设施存在投入少、建设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快网络、数据中心、安全、指挥中心等的建设,补足相应短板。

其二,本地数据沉淀少。在传统依赖于省市统筹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下,县域城市的本地数据沉淀往往有限,特别是在数据应用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县域的智慧化需求,亟需集约建设本地块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大数据平台及刚需业务,满足本地数据汇聚、使用要求,逐渐形成数据积累。

其三,人才及能力缺失。在县域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人才及本地能力匮乏的问题逐渐暴露,本地能力的培养是智慧城市建设长效性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快统筹建设模式落地,组建本地运营公司,汇聚本地生态企业,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培养相关能力。

其四,业务压力大。县域是城市和乡村之间承上启下的行政级别,既要满足上级单位的管理要求,又要做好辖区管理服务等具体业务,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业务所特有的复杂性和人力不足问题,导致县域城市的业务压力巨大。这要求县域城市加快梳理本地业务流程、组织机制保障,以智能化场景满足本地需求,急用先行分阶段建设。

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宋裕官结合江苏及张家港建设经验认为,要想在全国新一轮数字化发展中脱颖而出,建议县域城市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围绕县域城市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业务协同和数字赋能为路径,着力组织一批数字创业发展的标杆项目,提升政府社会治理和政务运行效能等智能化水平。

二是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围绕智能感知、网络支撑、数据支撑和应用支撑建设,构建高速宽带等多种智能、融合、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5G垂直应用场景在AI、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华为等优秀科技企业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设计能力,提高自主可控高端产能,打造数字化发展高地。


图/新华社发

没有标准模板,要走自己的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县域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没有标准模板。

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技术上有共性,但县域城市还是需要走差异化路线。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拥有近400个县级市、1300多个县,县域数量多且地域特色鲜明,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因此,县域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无法照搬大中型城市的模板,需要因地制宜走差异化道路。

单志广也认为,推动县域数字化转型,不能把大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模式直接套到县域上,必须要有新的思维。他表示,下一步县域从数字化走向智慧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考虑五个策略:

一是以终为始,持续运营。县域智慧城市不是用来建的,而是用来运营的,县域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第一步就要考虑未来如何运营。而且,管理模式也要从以建设为主转向长效运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是深化改革,数字再造。县域智慧城市本质上是县域经济社会改革创新的系统工程,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进行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服务再造。

三是以人为本,无微不至。建设的核心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人民的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业务模式也要从供给侧主导转向以人民为中心,实现C2C(人民对城市)、C2G(人民对政府),服务模式要从尽力而为转向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消弭数据鸿沟、应用鸿沟。

四是顶层设计,关联系统。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开放性复杂巨系统,它是系统的系统,不是子系统的直接组合,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比子系统本身更重要。它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主要还是顶层设计和制度问题,是资源整合的问题。

五是尊重规律,演化生长。一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不断自生长、持续自演化的。要避免对近期的发展估计过高,而对长远的发展估计不足。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方法科学、持续发展、讲求效益、普惠大众。

推荐产品

Copyright © 2023 湖南新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查阅   网站地图    湘ICP备17002861号-1
技术支持:竞网智赢

手机咨询

18229768922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站二维码

返回顶部

微信客服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联系我们:182297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