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场景不断植入社区和社区生活空间,‘智慧治理’正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治’到‘智’,提升的不仅是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更是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本期「委员访谈」,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江苏省吴江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党政办原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高杏林为大家解读当前我国智慧社区、智慧城市领域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专家简介
江苏省吴江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党政办原副主任、二级调研员高杏林
访谈内容
Q:高主任您好!现在我国智慧城市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否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国智慧城市领域的发展情况。
A: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是非常宽泛的,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应用情景也是非常广泛,很多部门都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提升了管理、服务能力水平。比如人民群众的生活因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智慧医疗,我们通过手机挂号预约,可以极大的节省排队等候的时间;邮寄和接收快递都可以通过手机下单和查询实时位置等,智慧城市的发展给我们人民群众生活确实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智慧城市的发展给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和服务群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手段。政府部门的管理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比如智慧的环卫系统、智慧的执法系统、智慧的渣土管理系统和智慧的停车管理系统等,都可以极大的提升效率。
目前来看,国内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在智慧城市建设那一块是不太均衡的。比如西部的某些地区和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搞得也是不错,我们传统意义上比较发达的东部和南方反而有一些地区和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某些领域相对滞后。也就是说我们全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不是很均衡发展的,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可能在某个领域里面智慧建设相对反而是滞后的。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有某个领域的智慧建设得相对较好的情况。我个人认为,以后在智慧校园平台、智慧的房地产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管理平台的建设上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也就是这两个领域的智慧建设,目前来看,各地建设还不是很到位。
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重复建设、反复建设、半拉子工程、烂尾工程等等现象。纠其原因主要是缺少顶层设计、缺少长远规划、各自为政、急功近利等,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该吸取这方面的教训。
Q:提升智慧城市治理效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城市治理路径?
A:提升智慧城市的治理效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的路径。第一是一定要有顶层的设计,要有整体的长远的规划,因为目前很多地方搞城市治理的时候都是各个部门分头并进,都各自建有相应的平台,容易造成一是重复建设,效率就降低了;二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平台不太容易融合,数据不太容易相互的汇交、相互的共享,所以说效率就降低了。第二应该以人为本,紧紧的围绕我们城市的主人就是城市的居民的需求出发,智慧城市各个平台的研发,其中的业务流程的再造,必须要以城市居民这群人为本,而不是以城市管理者这个群体为本。
Q: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您认为智慧社区的治理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A:社区是我们社会组成的一个最基础性的单元,现在我们很多社会治理的问题都是发生在社区,社区内发生的问题工单占到较高的比例。我们基层的城市管理部门收到的一些处理问题的工单较大比例的发生在社区里面。所以说社区如果治理好了,那么我们社会治理问题的总量就少了很多。社区里面的问题能够防微杜渐,那么我们社会治理的成本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
社会治理的很多相关部门,治理力量投入到社区里面是相对较少的。社区的一线工作人员确实压力比较大,社区总共几个干部和工作人员,面对的是上面很多的条线,也就是所谓的一根针对应的千条线,社区干部可以调用的资源相对较少,所以说我们感觉到这个社区的治理力量是相对薄弱的。
智慧社区治理建设,有很多部门都参与了,比如公安部门、住建部门、城市管理部门都有试点,建设了智慧社区或者叫平安社区等等。往往缺少统一的,顶层的设计,没有形成合力。也就是说,某一个部门牵头建设的智慧社区,它考虑其他部门的需求可能不够完善,所以说由哪个部门牵头建的智慧社区就有比较浓厚的该部门的特色。我认为建智慧社区应该由市(区)委市(区)政府或市(区)委办市(区)府办来牵头,把各个部门在社区里面的需求包括服务的需求、管理的需求统一考虑进去,建一个比较兼顾方方面面需求的这样一个智慧社区。兼顾多部门需求的智慧社区,才能够有很好的效率,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才会有较强的生命力。如果说是具有浓厚的部门特色的智慧社区,某个部门的功能特色比较显现的话,其他部门的需求相对的被忽视,这样的智慧社区往往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部门特色太浓厚了,没有兼顾到方方面面,那么这样的智慧社区相对来讲就不太容易行稳致远。
Q:针对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苏州市吴江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有什么特色?
A:苏州市吴江区的主城区松陵街道,在小区治理这方面有了创新的尝试。就是在公众号“松陵街道”上面增加了自治平台的功能模块。自治平台的功能模块就是畅通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途径。就是说,小区的居民可以通过“松陵街道微信公众号”当中的自治平台,可以反映小区里面存在的各种问题。那么问题上报以后,根据这个问题的属性进行派遣。如果这个问题是属于物业的职责范围,那么就由物业公司去处理;如果是属于政府相关部门的,那么就派遣给政府相关部门进进行处理。问题处理完了以后还要反馈给居民,请居民进行评价。
现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或者网格化的社会治理平台,业务流程一般是这样的,收到了居民反映小区里面的问题后,通过平台流转到街道,街道再流转到社区,这个问题工单都派发到了社区干部的手里。那么如果这个问题属于物业方面的,社区干部还要通过电话联系物业公司的人员,请求物业公司的人去进行处理。这样的业务流程,相对来讲效率是偏低的。同时呢,还增加了社区干部的工作量。
这样的业务流程,小问题走了大循环,效率上不高。现在松陵街道微信公众号里的自治平台,把属于物业的问题直接派发到了物业公司那里,就避免了小问题走大循环,物业的问题不需要社区干部去协调,为社区干部减负,同时也提升了处理问题的时效性。
Q:当前,城市停车难也是城市民生主要问题之一,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管理难的问题,您有哪些经验思考?
A:停车难,管理难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停车资源相对不够,二是停车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对偏低。一是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和停车资源相对增加的慢、增加的少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停车资源相对机动车保有量来讲是不够的这么一个事实。其次是停车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停车资源没有很好的引导给真正需要停车的人,也就是停车资源的使用管理上不够精准。我个人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无非是开源、节流。
开源,就是增加停车资源。在增加停车资源上也是可以有作为的。比如说有一些等待开发建设的零星空地,可以临时的硬化一下,作为停车场使用。比如说政府机关在双休日、下班后,停车场可以共享给市民使用。小区内部的停车资源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点对点精准服务共享。还可以向空间要资源。比如说可以建多层停车场。还可以建地下的智慧的停车场。这个模式是需要动用较大的资金,在寸土寸金的地方,特别是刚需特别大的地方可以考虑这种建设模式。
节流,就是分流引导、提高使用效率。闹市区停车往往一位难求,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让真正需要停车的人能够停到车。比如说,在商业街,在繁华的地方可以提高停车的收费标准来减少车辆的停靠。比如说在吴江市区,原来任何一个地方停车不管停多长时间都是五块钱一次。吴江乐泊车联上线运营以后,把市区的停车泊位资源进行了等级划分。供远小于需的定为A级、供略小于需的定为B级、供需基本平衡的定为C级。提高A级停车泊位收费标准、降低C级泊位的收费标准。城区中心地带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让一些无关紧要的车辆,或者不是特别需求停靠的车辆,就避免停到闹市区。通过价格调节,确保闹市区经常有一定的空余车位,让真正需要停靠的车辆去停泊。而且45分钟是免费的,临时停一下,事情办完就走,根本就不需要付停车费。但是长时间停车,付的费用就比较高,通过这个办法来调节,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市区中心地带泊位的周转率。
停车收费管理方面,传统的办法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容易产生纠纷。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对停车场和路边的停车泊位进行管理和收费,一方面提升了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与人之间现场管理容易产生的诸多问题。一些小型的停车场比如说十几个车位,20个车位的停车场,如果通过人员现场管理的话,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现在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安装一个智能道闸以后,无人值守,这个管理成本是很轻的。
硬件条件比较好的停车场,较大的面积、较多的停车位、较好的区位,可以建设更加上档次的停车充电服务站。在提供停车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提供新能源车充电的服务,同时还可以提供公共卫生间、便利店、休闲咖啡茶吧等服务。因为冲一次电可能需要二三十分钟时间,这个时候驾驶员需要一个地方休息一下,那么我们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这种充电站的服务。一方面提供停车和充电服务,同时还可以提供短时间的休闲休息和其他的便民服务。这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提升城市的形象。
Q:基于这两年国家讨论的“碳中和”等议题下,高主任您觉得未来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会是怎样的?
A:关于碳中和,我谈一谈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来节能减排。目前我们城市里面很多地方是可以通过智能化手段来实现节能减排的。比如说我们的地下停车场,这些地方是需要24小时亮灯照明的。那么传统的节能办法呢,都是把普通的荧光灯改成节能灯,当然是可以大幅度的节能的,节能效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甚至更高,但是还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手段,通过物联网的技术来实现地下室照明的节能减排。通过物联网智能化的改造,地下停车场的节能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
很多场所是有长明灯的,比如在办公楼大厦里,走廄、会议室和卫生间经常会出现长明灯。这些地方确实是需要照明,但是不需要一直保持较高的亮度,那么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改造,这个灯在需要亮的时候就提升亮度,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降低亮度或者自动的熄灭。还有就是大厦里面的空调,也是一个能耗大户。同时也可以通过智能化改造,得到很大的节能的效益。比如说会议室、办公室,会出现人员离开了空调继续开着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智能的感应装置,自动的控制和调节空调的功率和开关。人离开了一定的时间空调就可以降低功率,人离开了更长的时间空调就自动关闭。
路灯也是有很大的节能空间。一是灯具硬件上,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样的亮度,功率上可降低许多。二是智能控制开关和调节功率。根据自然光的亮度自动调节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夜晚根据车流量来控制开灯的数量和亮度,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智能地调控。
除了路灯以外,井盖也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井盖丢失与破损、燃气泄露、城市内涝、电缆偷盗、电缆起火等情况,造成人身安全、停水、停电等事故,不仅严重影响城市运行质量和效率,而且给城市带来的重大的安全隐患并给人们群众带来生命财产损失。
作为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新光智能敢为人先,采用了智能传感、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将信息化技术与井盖紧密结合,打造了井盖物联网平台与智能产品,实现了井盖资产管理、定位监控、防盗监管、井下液位监测预警、内涝监测预警等功能,让智能井盖的事件管理变得越来越智慧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养护成本,让民众的人身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